●課程名稱: 社大人: 學校在窗外 讀書會暨共學團體
|
|
●授課講師: 新莊社大工作團隊
|
|
●課程編號: COM-069A5-14A
|
|
●上課時間: 週五晚間19:00~21:30 (第一次上課 : 3月21日)
|
|
●上課地點: 新莊高中校區
|
|
●招生人數: 15人
|
|
●修課對象:對教育有興趣者、對社大的交與學有興趣者。
|
|
●學分數: 1 學分
|
|
●學分費: 0 元
|
|
●其他費用:
|
|
講師簡介:
新莊社大工作團隊 |
|
課程介紹及課程理念:
好像哪裡都有社區大學,那麼社區大學到底在什麼?是救國團嗎?
社大是服務業,還是教育業?
社大在辦教育的話,他是一個怎麼樣讓人學習、讓人改變的教育場所?
一連串的問題, 課程將以共學的方式進行,
每堂課的組成都有三個元素:藝術活動、文本閱讀、經驗分享。
以此認識人,經驗人,同時也經驗世界。
|
|
課程目標:
反思自我的教育歷程;發展自己專屬的教育觀。
|
|
課程大綱:
|
|
1.
|
2014/3/21(五)
彼此認識,介紹參考書籍:《學校在窗外》、《白鳥之歌》等書。(all)
說明課程進行方式:藝術活動、文本閱讀分享、人的彼此認識與分享。
|
2.
|
2014/5/2(二)
藝術活動:圓的聯想;文化夜市體驗(V)
閱讀文本分享:《學校在窗外》(妤、梅)
篇一 孩子為了什麼去學校?
篇二 通往普遍世界的雲梯
|
3.
|
2014/5/13(二)
藝術活動:泥塑(V)
閱讀文本分享:《學校在窗外》(v)
篇三 知識是人的創造經驗
|
4/28-5/3
公民論壇
|
|
4.
|
2014/05/27(二)
藝術活動:編織(梅)
閱讀文本分享:《學校在窗外》(滄)
篇四 教育改革是一團迷霧?
篇五 社區大學與公民社會(文集)
|
5.
|
2014/06/03
藝術活動:巴哈「大提琴無伴奏組曲」聆賞(元)
閱讀文本:《白鳥之歌》(暫定)第一~九章(元)
「音樂家也是人,他面對生命的態度要比他的音樂更重要。」─卡薩爾斯
|
6.
|
2014/06/10
藝術活動:剪紙之妙(V)
閱讀文本分享:《白鳥之歌》第十~十四章(V)
讀書會回顧與分享。
|
6/30-7/5
社區服務日
|
|
附註:
●評鑑方式:自評
●參考書目:
1. 黃武雄(2013):學校在窗外—教改二十週年紀念版,台北:左岸文化。
2. 大江健三郎 著;陳保朱 譯(2002): 為什麼孩子要上學。台北,時報出版。
3. 卡恩 Albert E. Kahn著;姬健梅 譯(2013)白鳥之歌:大提琴家卡薩爾斯的音樂和人生Joys and Sorrows。台北:木馬文化。
●教材費或自備材料: 無
|
|
●加退選完畢後是否可接受單堂式旁聽:可
|
|
●此堂課程所需使用之教學器材:無
|
103春季班課程開始報名囉~
報名方式請參見103春季班報名方式
一週課表請參見103春季班課表
地址:242 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135號 ( 新莊高中圖書館1樓)
電話: (02)8994-3725 傳真:(02)8994-3491
學校網站:http://www.encounter.org.tw/
E-Mail:webmail.hccu@msa.hinet.net
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
社大人: 學校在窗外 讀書會暨共學團體 ★第三週起,約每月一次共6 次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