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課程名稱: 心理與心靈宴饗—合一的智慧
|
|
●授課講師: 張家甄
|
|
●課程編號: MAT-077A5-14A
|
|
●上課時間: 週五晚間07:00-22:00
|
|
●上課地點: 新莊高中校區
|
|
●招生人數: 28人
|
|
●修課對象: 新舊生皆可
|
|
●學分數: 3 學分
|
|
●學分費: 3000 元
|
|
●其他費用:冷氣費200元
|
|
講師簡介:
一、學歷
1.廣東華南師範大學心理系博士研究生 2.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
二、經歷
1.日盛商業銀行董事會/總經理秘書/理財高級專員 2.港商僑福建設企業機構董事長秘書/特別助理 3.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義務張老師
三、現職
1.亞東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講師/諮商中心輔導老師 2.醒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3.基隆社區大學學術性課程講師 |
|
課程介紹及課程理念:
本課程分兩部分進行─
一、理論 科學─是研究物質現象,面對人外在的部分,屬於形而下。而心靈─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,面對人的內在部分,屬於形而上。科學研究“可见的”,在有限的時間、空間,論証有限的事實;然心靈的對象“不可見”,在無限的時間、空間,實證無限的實相。從科學與心靈的發展中,歷經了對立、分離、相互關聯,到目前的融合,科學的成就並不能消除心靈價值,因為心靈仍是人們最重要的精神支柱。在現實理性社會與靈性信仰中,人類不斷地尋找自我,最終必然要走往身心靈的整合人生。 本課程前9週探討東西方宗教涉及的靈性層面,而自第10週起,引用宗薩欽哲仁波切著作《近乎佛教徒》為教材,探討真理的究竟見地,以清晰的究竟實相洞見,明瞭個體如何自在的駕馭自我的生活。
二、實作
運用心理學領域之潛意識投射原型牌卡,學員們自我探索生命的12個原型面向─ 1.外在呈現的個性自我、2.價值觀、3.表達溝通、4.原生家庭、5.創意舞台、6.工作服務、7.夥伴及伴侶、8.創傷的復原再生、9.精神靈性、10.最大潛能、11.群體關係、12.深層信念。 「心理潛意識投射牌卡」,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的、特殊的表達性藝術媒材工具,它運用的是心理分析學家榮格的理論及心理投射原理。投射卡中的圖、字內容,因為涵蓋了生活中的主要主題和人生命題,以及能揭示主要的內在需要和情緒反應,因此常讓人感到貼近、相應和能給予相當的啟發效果。學員們藉由「心理潛意識投射原型卡,探索內在的潛意識,在輕鬆快樂的學習與彼此分享中,進而〝認識真實的自己〞,邁向自我整合的可能性。 |
|
課程目標:
宗薩欽哲仁波切:「我們所有蔽障情緒或迷惑,事實上是長久以來所建構、所積累的習性。然而由於這麼久了,我們都不將它們看成習性,而認為那就是我們很大的一部分。可是換句話說,我們也可以由此學到某些東西,因為這代表情緒是我們累積的習慣。如果我們能夠成為情緒化、易怒、消沉或忌妒的專家,同樣的邏輯,我們也可以訓練自己變成另一個樣子,佛法就是拿來訓練這另外一個樣子的工具。如果能夠操控我們情緒,能夠瞭解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因與緣,我們就能將它們連根拔起。」
因此,課程目標─
1.佛法中對人生的定義,對痛苦和快樂的態度,都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。在我們的生命中,有幸福,也有意義;有苦難,也有無聊。我們生活在一個艱難的世界裡,往往片面的知識,無法看清眼下生命的課題。透過研究探討佛法裡究竟的見地,通過這些正見的理解與實踐─面對生活的煩惱、解決生命的痛苦和淨化自己的心靈,便可以達到比較高的境界:即使是暫時的結果,也能減輕自身的壓力;而究竟的結果,更是能從根本上解決生老病死的痛苦。期待學員探討研習本課程的理論與實踐內容,從而尋找到生命的智慧與實踐方向,確實走向現階段轉化生命為幸福或幸福的因素。
2.藉由心理學投射牌卡探索潛意識,進而認識自己的內在,邁向整合自我的可能性。
|
|
課程大綱:
|
|
1.
|
1.群我認識
2.簡介課程緣起與建構上課方式 |
2.
|
『本週主題』
1.簡介西方心理學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一。 『內容摘要』 1.西方的自然科學家,引用了自然科學研究的原則和方法,非常仔細的應用到人的研究上。於是有了科學心理學的發展—從初期第一勢力精神分析心理學派、第二勢力行為主義心理學派、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派、到今日的第四勢力超個人心理學派。六0年代末期,心理學家馬斯洛逐漸發現人本心理學的限制,進而進一步擴充,除了生理和心理部分,也增添涵蓋了人的靈性層面,並處理人的終極渴望。第四勢力超個人心理學發展至今,是試圖用更整合、更全面的觀點,理解人在關係、在世界及宇宙的位置。至終,終於發現人類發展的最終目的,是與神聖的領域合而為一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一, 「外在呈現的個性自我」面向的生命敘說與體驗分享。 |
3.
|
『本週主題』
1.人體的身心靈科學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二。 『內容摘要』 1.靈性科學影片之觀賞,介紹人體的身心靈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二, 「價值觀」面向的生命敘說與體驗分享。 |
4.
|
『本週主題』
1.當心靈遇上科學影片-靈性上的領悟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三。 『內容摘要』 1.十四位專業領域的學者,包括哈佛、史丹佛及洛杉磯大學的教授,以類紀錄片的手法,證明、闡述量子物理學如何解釋心靈現象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三, 「表達溝通」面向的生命敘說與體驗分享。 |
5.
|
『本週主題』
1.西方宗教影片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四。 『內容摘要』 1.西方宗教的影片觀賞與解說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四, 「原生家庭」面向的生命敘說與體驗分享。 |
6.
|
『本週主題』
1.西方宗教的靈性觀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五。 『內容摘要』 1.聖經:〝天主在創造人類的時候,是按照祂自己的肖像造的。〞因此,人的靈魂分享了天主的屬性、理智和意志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五, 「創意舞台」面向的生命敘說與體驗分享。 |
7
|
『本週主題』
1.佛家的影片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六。 『內容摘要』 1.佛家電影的觀賞與解說。 2.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六, 「職業、工作服務」面向的生命敘說與體驗分享。 |
8.
|
『本週主題』
1.佛家的生命觀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七。 『內容摘要』 1.對佛陀與佛家的初步認識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七, 「夥伴及伴侶」面向的生命敘說與體驗分享。 |
9.
|
公民論壇週
|
10.
|
『本週主題』
1.悉達多的智慧—見地。《近乎佛教徒》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八。 『內容摘要』 1.見地─悉達多的智慧,「你是自己的主宰」,佛法提供超越常識的智慧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八, 「創傷的復原再生」面向的生命敘說與體驗分享。 |
11.
|
『本週主題』
1.因與緣—造作與無常。《近乎佛教徒》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九。 『內容摘要』 1.因與緣─認識因緣相依,就會認識無常,當明白一切皆無常,便不會被種種事物所奴役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九, 「精神靈性」面向的生命敘說與體驗分享。 |
12.
|
『本週主題』
1.習氣—情緒與痛苦。《近乎佛教徒》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十。 『內容摘要』 1.習氣─錯誤的習慣讓人軟弱,情緒導致痛苦,根除痛苦必須培養覺知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十, 「最大潛能」面向的生命敘說與體驗分享。 |
13.
|
『本週主題』
1.空性—實相。《近乎佛教徒》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十一。 『內容摘要』 1.空性─事物並不如其所顯現,且不完全在我們的掌控之中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十一, 「群體關係」面向的生命敘說與體驗分享。 |
14.
|
『本週主題』
1.涅槃—超越概念。《近乎佛教徒》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十二。 『內容摘要』 1.涅槃─超越二元的概念,通達痛苦的解脫、妄念和迷惑的解脫。 2.潛意識投射原型卡十二面向之十二, 「深層信念」面向的生命敘說與體驗分享。 |
15.
|
『本週主題』
1.出離心—出離的豐富。《近乎佛教徒》 2.潛意識投射開悟負面卡。 『內容摘要』 1.出離心─般若經說一切現象如夢如幻。面對現象世界認真而不當真,就會發展出更幽默的態度。 2.潛意識投射開悟負面卡的生命敘說與體驗分享。 |
16.
|
『本週主題』
1.四法印—究竟真理。《近乎佛教徒》 2.潛意識投射開悟正面卡。 『內容摘要』 1.四法印─一切和合現象皆無常、一切情緒皆苦、一切事務無自性、涅槃超越概念,這四種見地是佛法的主幹。 2.潛意識投射開悟正面卡的生命敘說與體驗分享。 |
17.
|
『本週主題』
最後的考察 『內容摘要』 1.課程整體回顧 2.學員的學習心得與回饋 |
18.
|
社區服務日
|
附註:●評鑑方式:積極參與占60﹪,討論對話占40﹪。
●使用教材:宗薩蔣揚欽哲諾布著,姚仁喜譯,《近乎佛教徒》台北:親哲文化,2010。
●教材費或自備材料:1.薦引《近乎佛教徒》一書為上課教材。 2.講師提供講義,影印費由學員自理。
|
|
●加退選完畢後是否可接受單堂式旁聽:適合
|
|
●此堂課程所需使用之教學器材:
單槍投影機(含電腦傳輸線)、擴音機(含音源線)、筆記型電腦、延長線、[其它]麥克風
|
103春季班課程開始報名囉~
報名方式請參見103春季班報名方式
一週課表請參見103春季班課表
地址:242 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135號 ( 新莊高中圖書館1樓)
電話: (02)8994-3725 傳真:(02)8994-3491
學校網站:http://www.encounter.org.tw/
E-Mail:webmail.hccu@msa.hinet.net
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
心理與心靈宴饗—合一的智慧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